2021/02/23

你是哪種攀岩咖?聊聊你的攀岩時代!(5) 大大們眼中的新舊時代路線與攀岩者

ㄏㄧㄏㄨㄚ攀登流?

本文透過五位大大的觀察、感受和觀點,帶大家一窺台灣攀岩時代部分樣貌的轉變。五位大大皆走過兩個時代,但樹神、岩蓁與虹瑩因競技需求,較全面地投入新型態路線與技巧的攀爬、學習與推廣;而coach魏和小翔因較偏戶外攀岩,對新形態路線與技巧的解讀與觀點便全然不同,非常有趣。


穩紮穩打的old school攀岩者


身為資深攀岩者,鐘情於戶外、也有豐富比賽經驗和國手經歷的小翔和coach魏,都表示他們是old school攀岩者。

小翔先說了,那些new school動作是ㄏㄧㄏㄨㄚ(浮誇的閩南語)攀登流。像他這種old school的人來看,時常覺得可以用靜態的方法爬啊,畢竟old school的人都比較喜歡穩紮穩打一點。小翔認為,他偶爾會看到基本功不佳的new school攀岩者,就會感慨old school的爬法強調紮實的技巧,是很有道理的。

coach魏也補充,對他來說new school有時只是套公式,例如出手的同時勾腳等。但old school動作沒有所謂的招式,有的就是那些攀岩最基本的動作,就是純粹的難,非常具有挑戰性。old school動作一個出手中包含很多的技巧,有時甚至無法平衡,但你就是要出手。例如old school的open路線是非常很可怕的,open程度不輸現在的大地形,甚至open到連勾腳都無法。

即便如此,小翔和coach魏皆表示還是很欣賞new school的路線,因為可以啟動全身肌群和關節的活動度,練習全身的發力。他們也會練習new school的路線,但時常得花不少時間學習和嘗試。coach魏認為,老人自己、或大家都覺得老人不會爬new school,是因為老人的身體和腦袋已經存有許多動作習慣。老人要啟動新技能,多少會比新手困難。加上老人走到新時代,都已經有一定的年紀,在學習與適應力上,都相對比較吃虧了。

而old school攀岩者不熱衷new school,多少也是在天然岩場較少使用到這類型動作技巧的緣故。誠如熱愛戶外攀岩的岩友阿耿回饋,在天然岩場活動,最重要的是掌控大環境安全與危險因子。故在天然岩場攀岩,攀爬決策會相對保守,也較傾向選擇「穩紮穩打」的old school、而非「ㄏㄧㄏㄨㄚ」的new school動作。畢竟在天然岩場,一旦墜落就可能回不去了;但在室內岩館,失敗幾乎是沒有風險的。

而怎麼練old school動作呢?小翔建議就是多爬,也要注意不要為了太求表現、抓太小的點,可能會因此受傷。


有改變,就不會被淘汰的new school攀岩者


對於短暫經歷old school路線年代,現在在new school技巧大放異彩的樹神表示,他曾因沒在國內爬過new school路線,在去香港比賽時遇到不會爬new school路線的窘境。這促使他後來勤加練習,並越來越熟悉new school技巧。

樹神也回憶到,剛開始攀岩時,主要在STONE與市民爬。當時台灣的路線風格便是old school,他甚至有爬old school路線的技巧就是要怒吼的錯覺。當時鮮少見到大動作,協調、連續跳躍的路線。但至今,他觀察到路線設計上不飛個幾步,大家就會覺得很普通或較無趣。

樹神認為,new school動作僅是因國際競技場上,純粹的力量或岩點距離已經不能區分選手勝負,才演變出來的。new school動作並非浮誇,只是路線的動作設計就是要大、動態和飛罷了。他更認為,new school技巧就是一種新的解題選擇,不去適應與練習,就會被比賽和時代淘汰。但只要有改變,就不會被淘汰。

最後,岩蓁和虹瑩則提到跨越新舊風格路線與動作的心路歷程。

岩蓁分享,他一開始也是個old school攀岩者。一直到原岩萬華開張後,才有機會練習並慢慢熟悉new school的技巧。但他因有跳舞底子,故在協調動作,適應地很快。

虹瑩則分享,他也曾因沒在國內爬過new school路線,在國際賽事遇到不會爬new school路線、嘗試非常多次才爬完的窘境。經多次練習,突破並掌握新技巧後,那樣的開心令他非常難忘。他也回憶士林紅石開張時,他曾在那邊定了new school的路線。但當時很多人反彈,讓他很挫折。但後來資訊越來越多,攀岩圈民風大開,大家也比較能接受new school的路線了。

最後,大大們也都說:學會新型態技巧,就是多一種新選擇。但要不要走,端看個人的目標是什麼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