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6

內湖攀岩館春季賽參賽心得

2012年我參加內湖運動攀登錦標賽(圖片提供:巧克力影像工作室

上次來內湖比賽已經是2012年了(遠目)。2012年我在錦標賽掛了兩個快扣就GG,三個月後的台灣加油盃我刻意週週跑內湖兩次才得到第二名的成績。然而至今我仍然對內湖的大角度岩板有莫名的恐懼,加上地緣關係很少來這裡爬,所以參加這裡的比賽我都覺得頗有壓力,只求盡力表現,不敢求拿到好名次。

比賽目標


5/16這場內湖攀岩館春季賽是推廣性質的比賽,共分成國小組、5.10組與5.11組,是台灣少有以攀爬能力分組、打破性別的比賽。我報名了5.11組,組內有女甲、男乙高手,我知道我沒有非常非常好的表現是進不了決賽的。然而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進決賽,而是能收起恐懼,發揮實力,如好好讀路線、臨危不亂地休息與思考、好好找腳點等。

雖然沒有進決賽的壓力,但還是有點小緊張。由於我五月初在雙B盃的表現太好,無形中這場比賽就有了包袱(啊一直想我究竟能不能跟上次表現的一樣好呢?)。跟雙B盃比賽前一晚的淡定心情相比,這次我真的有緊張。我早早就把攀登裝備準備好後就寢,但竟然小失眠了一小時才睡著。


比賽狀況分析

5.11組的初賽共有兩條路線,不隔離,有示範攀登。

第一條路線有幾個小難關。最後我在手已經有點無力、踩錯天花版下視線死角的腳點(下來才知道XD)、且根本沒有非常地專注與超級決心要伸展到有點遠的目標手點(鯨魚尾巴大手點)就出手,然後沒抓到就fall了。

雖然我前面爬的不錯,動作有效率,有調整呼吸和攀爬節奏,但在力量急速往下掉的當下,我沒能讓自己更冷靜地休息、思考後再出發。在這個難關前,我因為突然發現看不到難關前翻上天花板後的手點,心裡小慌張並懊惱剛剛讀路線時為何沒有努力地記下這裡的相對位置。我就在前面先休息了將近一分鐘才出發,多抓一個點後站高,終於看到翻上天花板後的手點,也就是鯨魚尾巴的前面一點,但此時我的肌耐力已經快要沒有了。

第二條路線的難度比較平均,幾乎沒有難關,手順很清楚,可以說是一條比耐力的路線。我的攀爬節奏跟第一條差不多,一開始的每一步我都做得很俐落,大交叉手、大flag、側身、交叉踩腳都有全伸展地做出來。但我爬到一半時,赫然發現腳率先開抖,接下來手臂就有好像爬到Toppump感覺,肌耐力似乎整整被打了至少七折。真是太驚人了,這表示我第一條後的疲憊都沒有休回來啊(啊是因為老了嗎?嗚嗚)。最後也是無力就fall了。


賽後檢討


雖然沒有進決賽,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失落,但重要的還是打起精神跟以前的自己比啊。

兩年前的我不太會讀路線,上岩壁後會慌張地亂爬,腳點也不會找。但今天爬了兩條路線,我上岩壁後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觀察路線時我有點沒有想法,但我就決定先上去再說,有多少老本就要用多少出來。這次初賽的路線其實不太有錯手就救不回來的點,要出左右手都有可行的方案。所以縱然我觀察路線讀的非常不踏實,但我就心一橫,靠著臨場搜尋動作資料庫做動作。

在岩壁上時,我大概每1-2塊板會找一個地方做平衡動作掛快扣順便休息,同時往上看並思考下一兩步的動作,也確認往上爬之後腳點的位置(往上爬後往往會看不到腳點,若在前面有稍微記一下相對位置可以省掉尋找的力量)。而爬大角度路線,因為耐力流失的很快。所以為了有效率地提昇高度,在有限地肌耐力中爭取爬得更高,大部分時候我不在同樣高度換腳做平衡,而是選擇盡可能地踩高腳點,甚至掛腳到上半身處的手點。

這次比賽很清楚地指出,我要加強訓練的項目就是讀路線和肌耐力。同時,我也要練習在力量持續掉落的過程中,讓思考保持在接近100分的狀態外,這樣應該就可以靠智慧(?)和意志力和再多撐幾個動作。

最後,我好想找人幫我錄影。相信我看完自己的攀爬影片後,就會馬上知道是哪裡出問題了。啊我也想要一個貼身教練XD


後記

比賽不但能展現全力以赴的自己,讓自己相信自己真的做得到之外,還能立即地看到自己欠缺的能力和心態。這可以使未來的訓練有明確的目標,也能進步得更快。

我以前比較怕參加抱石比賽,覺得抱石是一翻兩瞪眼,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了。但現在卻又覺得比長路線好難,記不住路線,所以又有點不想面對長路線的比賽。因為點太多記不起來就決定轉型當抱石咖,哈哈這也逃避太大了吧。希望之後的訓練心態可以更全面,不要逃避或偏廢。

這次難得有幾位台大山社的學弟妹一起來比賽,我真是好開心也好感動。

最後,還是要感謝內湖運動中心攀岩館舉辦比賽推廣攀岩運動,也辛苦了工作人員們幫我們這些選手打理一切,當選手真的很幸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