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和這星期跑去聽了李玲玲老師的保育生物學最後兩堂課。
這兩堂課是學生上台,每組以一個環境議題為主題召開公聽會。組員扮演議題中的重要角色(權利關係人),並講述其立場與想法。有政府官員(經濟部、台電、中研院、縣鄉長等),開發單位(民間投資公司)、專家(大學教授)、民眾(當地or外地)、環保團體or保育人士...等。
各個角色發表論述後,台下的同學可以任意發問。議題有:蘇花高、丹大狩獵、202兵工廠、國光石化、離岸風力發電。
兩次聽下來覺得還蠻精彩。上台的同學都準備了很多資料,重點是台下聽眾可在短時間內掌握不同角色的觀點。厲害的是,不論是立場的表達或形象的扮演,同學們都演的很認真,超好笑!例如:張曉風、卓伯源。由於提問的時間蠻長,台下的討論也因此很熱烈。(不過還是被老師說火力不夠|||)。
身為關心台灣和台灣環境未來的我(嗯... 姑且先這樣稱呼自己吧),聽了這兩堂課後有一個感想:很開心有這麼多人關心這些議題,雖然是一堂課的報告,但不論台上或台下的人都蠻投入現場的討論。大家都是生科系和生態所的學生,但也思考到了環境議題除了生態外的切入點,議題本身是一個角力競逐場,權益關係人為了權益分配而角力。若可以多了解這些角色的立場和觀點,也就比較不會陷入不能理解角色所反應出的行為。
若將這些角色簡化,大概可以這樣說:(現在的台灣)政府以經濟開發為最大目標(必定犧牲了社會福利和社會穩定),所以雙手迎接(高污染開發or不重企業社會責任)資本家(財團),法律和專家學者成了看不見的最後萬靈丹,學者在利益與良心間拉扯,一不小心就忘了界線在哪裡。
民眾相信經濟開發是改善生活的必行之路,也相信政府會完全處理好一切。最可憐的是奉政府為父母的人民,卻也因此而失去土地和健康。環保團體近年很忙,開發或迫遷從沒停過,但很讓人感動地他們是一直在拼命保住土地。經濟開發不是台灣唯一可以走的路,身為海島我們真的沒本錢發展會污染土地的工業。政府已選擇了不永續的方向,那民眾我們就是可能是改變的唯一力量了。
其實我們每一人都是影響台灣未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不要忽略自己的力量,也要關心和盡己之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