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參加登山社和到生態所後,我對自然的熱情已在多年的打滾中慢慢沉澱。我在想,接下來還有什麼事情可再帶給我不一樣的激情和想法?
對於台大保育社,我是從認識永暉開始的。在看到這裡有很多各類物種的高手時,真恨不得大學時代也有這樣一個保育社,同時也感慨沒在台大念大學。後來,我漸漸發現,保育社有另一個更吸引我,也讓我感到非常好奇的,就是這裡有一群對社會與環境很關心的人。在回顧保育社史時,我看到烏來聯外道路、樂生和蘇花高。對這些我想去做的事,我很好奇這一群人,也想認識他們。
因此,我試著開始參加保育社的活動。只是,不再是大學生身份後,分配給社團的時間就非常少了。在這段期間,我也同時走訪了一些議題現場,關注環境新聞和相關部落格,也看了書,和人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我總是會遇到保育社的人,如軒毓、傳佳、婉純、涵茹等。我的收穫和改變很多,但最具體的是我看到了不同身份的人以自己的角色為社會和境行動。因為這些事件和人,我找回了自己對於環境的可能價值。
老實說,觸碰這些事件總是讓人感到沉重、感傷和無奈。但若身邊有一群人,懂得你為何會為這片山林哭泣,為何會為這片土地與土地上的人感到不捨,你就會覺得,自己的力量不再那麼渺小。
我在保育社嚴格說起來只有淺淺的一年。但我在這裡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也身懷絕技的各方好手,大家各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記錄我們的台灣。我想,就算我離開了台大,離開了台北,在這條路上一定會再遇到保育社的人。而我也會帶著保育社那種,有點理想,有點可愛,也有點執著的精神,繼續前進。
此文送給保育社,不論跟我認識還是不認識的朋友,很高興遇見你們!
本文刊載於 保育社社刊第六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