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07/30

遠距工作三個月:我解決的 3 個煩惱與方法

在台東遠距工作三個月的辦公桌

清明後疫情升溫,公司宣佈開始遠距工作。這一回去,我就在台東老家待了三個月。

過去我曾遠距兼職工作,但遠距全職工作還是第一次,果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其中,為了擺脫和解決生活狀態改變帶來的混亂、焦慮和問題,我做各種嘗試,找回自己與時間,建立高效工作好習慣。這篇文章記錄這段過程和心得,也致敬這段時間看的經典書籍《與成功有約》。


獨處時間變長,手機越滑越焦慮


解決方法:遠離社群軟體、找到當下能做且想做的事

回老家後,講話對象除了電腦裡的同事,就只剩我媽。從社交生活豐富的台北,來到遠離塵囂、整條街 8 點就鴉雀無聲的台東,一開始很不習慣。

失去同儕後,滑社群軟體的時間變本加厲。想知道大家都在做什麼,但然後呢?「看非必要訊息」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反而帶來「想參與卻不能」的焦慮,嚴重干擾心情與生活。

我無法與自己獨處嗎?我喜歡寫作,應該不至於。但這次獨處時間變長,真的也是挑戰。我要的,應該是適合的方法與適應的時間。

此時,我剛好也想解決時間不夠的問題,所以就很暴力地戒掉手機和社群軟體 (為何很暴力?在第二段說明)。

這樣做真的不焦慮了,但治標不治本。要殺掉與自己獨處的時間,還需要有能滿足自己慾望的事情。

我尋找當下能做且想做的事情。後來每週末,我就開車帶我媽出去拍照。我喜歡旅行與拍照,這個季節也是花東二期稻結穗,每週都被美景迷到翻掉。沉浸在自己拍的數百張照片中,哪還會去想台北的朋友在做什麼呢?


工時變長,沒時間做想做的事


解決方法:找時間、做私人時間計畫、善用最不會被打擾且精神最好的早晨

遠距工作後工時變得很長,幾乎沒時間做想做的事。這才理解,「通勤回家」能有效切換狀態,多少能保護到自己的時間。遠距工作「回到工作環境」太容易,晚餐後走回電腦、看一下訊息後就開始工作了。

我用 3 個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找時間。

很直覺想到手機和社群軟體應該是大兇手。我用螢幕使用時間軟體監測,第一週就驚人地發現,戒掉社群軟體後,每週使用手機時間減少了 13 小時。意思是,這樣做、每週能多 13 小時。若能維持 1 個月,都能上完程式設計入門課了。

我戒掉社群軟體的方式很暴力:刪光手機 App 與瀏覽器快捷連結、平時登出社群軟體、規劃查看訊息的時間 (一週兩次)。以前很難想像,但執行後發現利大於弊,且族繁不及備載。

第二,做私人時間計畫,確保想做的事情發生。

工作時為確保進度,都會做計畫、照表操課,確保產出。私人時間的運用,也應該如此!

之前都是有時間才做自己的事,但遠距工作後因私人時間被嚴重壓縮,我才開始積極做私人時間計畫,保護想做的事。

我在 google calendar 上,詳細規劃週間晚上、週末要做的事。雖然工作後太疲累,很可能無法也在私人時間高效產出。但有計畫,有機會。

第三,善用最不會被打擾且精神最好的早晨。

要解決下班後很累、無法產出的問題,可以改變作息。後來我早睡早起,利用充分休息後的早晨輸出。在有睡飽的早晨,很能專注,產出成效很好 (寫稿最快了~)。


從早到晚都在工作,但工作還是做不完


解決方法:刻意練習高效工作方法,建立與養成好習慣

這題不會只發生在遠距工作。只是在遠距工作下會被放大,痛苦指數也會加倍。

我主要做了以下的事情:

  • plan:具體設定產出目標、規劃預計工作內容和花費時間
  • review:回顧工作總時間與分配 (開會、專注);觀察預計和實際執行時間的落差,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 確認什麼時段適合做什麼事情,保留好的狀態給最重要的工作
  • 工作前排序工作,確保產出與能量分配
  • 週末可以工作,但只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例如,系統、流程類)
  • 利用輔助工具,幫自己進入工作狀態:番茄鐘、專注音樂、google calendar

這邊也推薦 OTPR 工作法。可以參考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Gipi 的書《OTPR敏捷工作法:拿回績效主導權,讓工作做得更快、更好、更有價值》


要解決煩惱,只要改變習慣


四月離開台北,先去台南再回台東。一開始不斷更換工作環境,難以專心讓人崩潰。而徹底失去社交超焦慮,唯一感謝吳姓岩友探班,感謝你讓我巴著講了 3 小時。

五月,戒掉手機和社群軟體後,狀態穩定下來;後來積極管理時間,練習高效工作。六月,做加強版,改變作息,利用早晨做最重要的事。

這三個月是段奇幻旅程。奇幻在於做了很多以前沒想過會做的事情,也沒想到真的能做到。雖然都是很基本或是很簡單的事情,但這是起點。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要有能實現的能力,才有條件做夢啊。

這段時間也看了 5 本書,其中《與成功有約》說:「要解決煩惱,只要改變習慣」。當頭棒喝後,我在這三個月肉身測試,真的看見改變和累積。

革命尚未成功,回台北要繼續維持!


我的遠距工作書單: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我的讀書心得)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原子習慣》
《主人思維》
《一年就被挖角的工作技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