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04/04

從登山睡眠系統分享我的輕量化實驗

紮營於夜晚4度C的拳頭母池(SYH攝)

2001年從山社朋友那買了顆當時只用了一年的二手山力士小精靈睡袋,到現在他已經16歲了(大驚)!這幾年我很少爬山(幾乎一年一隊==),這顆睡袋只剩寒流天才出場當被子@@。前年被勸敗(?)買了第2顆睡袋後,開始檢視自己近年爬山的模式:很少爬、幾乎都去中級山(2000m以下)、幾乎只在春夏秋爬山,再回頭看這顆足以應付台灣冬山的睡袋,對現在的我來說真的越來越無用武之地...


進化的睡眠系統


這幾年,我嘗試將睡眠系統從「從頭到腳一年四季都暖呼呼」轉為「拼拼湊湊一物多用、不同狀況增減不同保暖元素」。我視季節、天候和環境選擇保暖單元進入睡眠系統。保暖單元包括適溫4度的睡袋(925s,總重560g)、保暖衣物、襪子、露宿袋、半身泡棉睡墊、全身地紙,腳部睡墊(背包)、頭部睡墊(雨衣、鞋子等任何可以當枕頭的東西)。

最精簡的測試是:盛夏8月太陽天去海拔2000m的木瓜山,睡在工寮床板上,睡前有生火,只穿了刷毛衣和套露宿袋睡,兩夜好眠。但比較常有的測試情況是:睡在森林下、用外帳,有機會遇雨和風、晚上最低5度,大概就是春秋季的台灣中級山吧。這樣的情況有適溫4度的睡袋、露宿帶、保暖衣物搭配,對我來說就足夠好眠一夜了。


我的輕量化實驗


輕量化對體力和意志力很來就很差、這幾年又快速衰退的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救星。沒有輕量化,我想我真的很難再愜意地享受山林的美好。雖說越來越懶惰體訓和沒有時間仔細做行前規劃都是應極力改善的事實,但回想過去爬山,實在是背了太多功能重複或根本用不到的東西,身體多少都承受了很多可能不必要的重量和壓力。沒有仔細檢視自己和隊伍的實際需求、或是沒有精確地去改善不夠好的裝備使用習慣,因而最後採用「都帶」或是「多帶」的保守策略,反正年輕時體力無限,背得動多背又何妨呢?

雖然我的膝蓋和身體其他部位沒有因多年爬山而受傷,但能盡可能地減少身體負擔的爬山方式,把體力留給自己想做的事(例如拍照),永遠值得去做!我的體力大不如前了,但我還是會想上山很多天、想上山拍照、想去很多美麗的地方,輕量化是我必然也必需面對的功課,是未來值得我投入時間去努力的事。

過去爬山十幾年,累積了很多不適合現在自己的裝備和習慣。與其說輕量化是測試新的裝備(好開心XD),不如說輕量化是一個觀念。在思考與面對要多花錢和改變習慣的陣痛下,你會更了解自己爬山時需要與不需要什麼。而輕量化的確需要花錢,但會花得比以前更在刀口上。

最後想分享,會說我的輕量化是一場實驗,是因為每次輕量化我都在測試與改進攜帶的裝備,每次上山我也都需要量身訂做裝備表,沒有標準。輕量化比以前「全都帶」麻煩許多,也必需基於我對行程的掌握、過去經驗的累積、對自己身體和體力有足夠的了解下才會決定進行測試。我通常在有把握的簡單行程、有準備替代裝備、只過一夜的短期行程下進行實驗,慢慢找出我的輕量化方式。過程中難免有被冷到等不舒適的經驗,但我能確保這些不舒適不會威脅我在山上的安全。


去爬山吧


開始攀岩後,已經很久沒有爬山、也很久沒有想上山的感覺了。很意外地,在痛苦地半死的日本八之岳冰雪攀後,沒有愛上神秘又刺激的雪白世界,卻開始想回來爬台灣的山了。很期待重回山裡,要努力練體力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